应对雾霾天气,这些常识你应该知道

发布者:李晓光发布时间:2015-12-22浏览次数:17

    12月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持续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经市政府批准,从12月23日零时起至24日6时止,将重污染预警等级由Ⅱ级(橙色)升级调整为Ⅰ级(红色)。“雾霾”成为近两年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无论人们接不接受,它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下面这些知识你得知道,不然你就真的out了!

1、空气污染指数等级划分:

一级: 空气污染指数 ≤50 优级

二级: 空气污染指数 ≤100良好

三级: 空气污染指数 ≤200轻度污染

四级: 空气污染指数 ≤300中度污染

五级: 空气污染指数 >300重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是空气质量预报中免不了提到。根据国家环保局的有关技术规定,空气质量必须依据的污染物有三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IP),这是根据全国污染情况及现有技术水平而确定的。

2、中国雾霾天气预警级别分类:

(一)雾霾黄色预警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防指南:

1.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2.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减少外出。

(二)雾霾橙色预警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

1.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

2.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三)雾霾红色预警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预警指南: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

2. 空气质量很差,人员需加强防护;

3.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

4. 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5. 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3、雾霾天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第一招:当遇到雾霾严重的天气时,要尽量减少外出和到车辆密集及人群拥挤的地方。若必须外出时,要选购正规合格的医用N 95口罩;取下口罩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再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使口罩滋生细菌。

第二招:雾霾一般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比较严重,到了中午和下午则会逐渐减轻。因此,遇上雾霾天气最好暂停户外的晨练。如果想晨练,要尽量改在室内进行,并且只做些简单的健身活动,减少活动量。

第三招:遇到雾霾天,老人、孩子、孕妇和患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哮喘、冠心病患者若要外出需要随身携带药物。持续的雾霾天气可能会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重,家人应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

第四招:雾霾天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清除污染物。

第五招:在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防止室外污染物大量进入室内。如确实需要开窗透气,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将窗户打开一条缝,时间以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还可以在自家阳台、室内多养些绿色冠叶类植物。

第六招: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易感人群要多喝水,生活作息要规律。